活动中,区政协副秘书长、委员工作室主任刘玲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及重要意义。“京华议事厅”协商平台,是市政协打造的“市区联动、上下协同、多方参与”的创新工作品牌,目的是推进“政协协商”与其他协商的有效衔接,切实将“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通过这个开放、平等的“协商交流平台”,反映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助力地区发展。市政协去年12月12日发文部署此项工作后,区政协作为北京市首批现场会单位之一,在清河地区围绕解决小米、快手等重点园区周边交通及环境问题,举办了“京华议事厅”活动,市区政协领导及全国、市、区政协委员代表,与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和地区各界群众面对面协商讨论,共同为解决这一急难愁盼问题沟通情况、建言献策。此次协商议事是今年区政协的首场“京华议事厅”活动,围绕区委提出的“四块硬骨头”,聚焦委员工作站对区域发展的工作建议进行协商议事。
围绕“关于提升昆玉河经济带国际显示度,当好发展海淀新质生产力示范”,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建议人、中关村多媒体产业园主任、中关村多媒体产业园委员工作站站长张文宁委员首先阐述了昆玉河经济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并就如何提升昆玉河经济带的国际显示度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秦兰兰从昆玉河经济带的现状、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回应。据介绍,昆玉河作为北京西部城区的重要水系, 不仅曾是北京城市用水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沿岸汇集沉淀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成果,历史文脉深厚。昆玉河流经海淀区的“八街二镇” 十个行政区域,昆玉河经济带是海淀区的未来经济重要区域。
与会委员及专家围绕昆玉河经济带的彩化绿化、生态品牌、城市更新、产业布局、国际交流、政策支持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各相关部门结合政策解读逐一进行回应,共同探讨提升经济带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路径。协商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见建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赵寒表示,海淀举办“京华议事厅”的协商议事活动,既要关注民声民意民情,充分发挥为民履职作用,更要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聚焦党政部门关注的要事,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开展协商建言。今天,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与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共同为昆玉河经济带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今天的协商议事活动务实高效,达到了很好的协商效果。同时,此次协商议事也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希望区发改委进一步梳理昆玉河经济带发展定位,并将可行性建议纳入规划,也希望与会的各相关部门,在今年的工作中充分吸纳今天协商议事讨论所形成的可落地事项,共同为海淀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