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区政协聚焦上地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赴上地街道开展“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前专题视察,以“小桩位”撬动出行“大民生”,破解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区政协副主席王伟丽出席。上地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委员,协商议事涉及到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区园林绿化局、海淀交通支队、上地街道等相关负责人,以及企业、社区、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区政协一行先后来到紫成嘉园社区U型路、厢黄旗路、万树园社区及树村公园停车场等4个点位,实地查看现有停车区域规划、充电桩规划及安装事宜,通过听取部门汇报、与居民交流等方式,重点了解充电桩布局合理性、建设推进难点及运营服务情况。
在随后开展的座谈会上,区政协副秘书长、委员工作室主任刘玲就“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的背景,以及区政协开展“京华议事厅”活动的运行机制、主要做法等进行了介绍。“京华议事厅”是北京市政协推出的协商议事活动品牌,旨在市区两级联动,鼓励委员常态化走进基层、参与基层协商,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协商延伸。自去年12月市政协正式发文部署此项工作后,区政协已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和海淀高质量发展,策划、组织了4场“京华议事厅”活动。此次,区政协贴近民生选题,聚焦党政部门关注的要事、保障改善民生的实事、基层社会治理的难事,依托上地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会同上地街道办事处,从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中,聚焦新能源汽车充电建设这一硬骨头难题,拟通过市区联动、多元参与的方式,靠前工作,向前一步,共同探索充电桩建设的优化路径,为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打造上地样本。
上地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东川通报了上地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情况。目前,地区共有新能源充电桩753台,覆盖13个社区、48个社会单位。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充电桩数量不充足、布局不均衡、建设空间有限、运维问题突出等难题成为了百姓反映的高频问题。对此,上地街道协同相关部门对地区充电桩现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充分依托“大家商量着办”,经过多轮研究会商,形成了在条件成熟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已有停车区划出部分车位安装充电桩、探索路侧停车位安装充电桩、持续挖潜地区资源优化充电桩布局等初步方案,提交近期将组织召开的“京华议事厅”进行协商讨论。
现场,与会人员还围绕停车资源整合、充电设施规划、多方部门协调、运营管理方式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社区、居民、充电桩建设企业代表、相关委办局相关负责人及政协委员们,共同就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协商讨论,为即将举办的“京华议事厅”协商议事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前期沟通交流。
王伟丽表示,协商前专题视察内容丰富,沟通充分,为正式协商议事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更好解决问题汇聚了更多好的想法和思路。她强调,要充分听民意、解民忧,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为突破口,整合多方资源,统筹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持续优化布局,严格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的全流程标准,切实推进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希望地区小组会同委员、部门、企业、居民形成联动合力,让“京华议事厅”的协商成果更快转化为便民惠民的实际成效,进而打造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上地样板”,为存在同样问题的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责任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