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政协要闻

区政协赴西城区民族文化宫开展调研交流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发布日期:2024-12-12

  1211日,区政协前往西城区民族文化宫,围绕建设“人文海淀、创新之城”开展实地调研和学习交流活动。区政协副主席赵小云、李伟,秘书长张启兵,民宗委和人资环建委部分委员,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海淀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


  赵小云、李伟一行参观了首都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场馆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民族文化宫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民族文化宫主楼塔身高耸,东西翼楼环抱两侧,飞檐宝顶冠以孔雀蓝琉璃瓦,整个建筑造型别致宏伟,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民族文化宫设有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民族画院、文化交流中心等处,素有“民族文化宫殿”、“民族典籍之宫”的美誉,现收藏有民族文物5万余件,24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汉文图书文献60余万册,著名画家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4200多幅。202381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民族文化宫正式对外展出,通过文物古籍向观众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反响热烈。


  期间,区政协常委、中央民族大学杨桂萍教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汇报了区政协民宗委和区民宗侨办联合课题“海淀区文化润教品牌建设,推动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结题研究报告情况,介绍了课题的调研过程、研究内容、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推进海淀民族宗教工作的意义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同时,感谢区政协和相关委办及属地街镇、宗教团体对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杨桂萍委员在汇报中介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润教品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确立了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内核,明确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为文化润教品牌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近几年来,海淀区坚持搭建文化润教平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文化润教”品牌建设,按照整体谋划、融合发展、综合施策的思路,通过项目优化、内容扩充、资源整合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品牌理念,拓展品牌内涵,全力赋能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文化润教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打造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的“海淀名片”。


  活动中,大家通过参观调研,围绕宗教中国化和文化润教品牌建设课题具体内容真诚沟通、深入交流。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海淀建设“人文海淀、创新之城”。在今后工作中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履职尽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建设广泛凝聚力量。



  (责任编辑:郎静)

友情链接

  • temp_banner_05.jpg
  • lj_05.jpg
  • lj_07.jpg
  • l4.jpg
  • 人民政协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