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委员故事

董伟光:教研筑梦,公益传情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发布日期:2024-12-23
 
 区政协委员,民盟海淀区委会副主委、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董伟光

她,扎根教育行业30年,以她为代表的教研员们推动着海淀区整体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攀高,回答不同时代的教研之问。作为海淀区政协委员,她关注特殊教育,为特殊孩子成长护航,持续开展教育帮扶、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为海淀区区域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她就是海淀区政协委员,民盟海淀区委会副主委、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董伟光。

与海淀结缘 与教育结缘

董伟光与海淀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高中时代。她说,90年代时,海淀区的高考复习资料在全国已经很有名了,高三读书时,还做过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出版的海淀真题1994年,董伟光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的身份毕业,恰逢海淀区教委在该校开展优秀毕业生招聘工作。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不确定,她鼓起勇气,递交了自己的简历,未曾想,这一举动竟让她与海淀教育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19947月,董伟光踏入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的大门,正式肩负起海淀区区域干部及教师培训的教学与科研重任。在这众多职责中,给中小学校长进行专业培训给她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初出茅庐的她,刚毕业就要站上讲台,向这片教育热土上的中小学校长们传授知识,这让董伟光心中充满了压力与挑战。尽管她以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的身份毕业,理论功底扎实,但她深知,仅凭理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任何理论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于是,董伟光毅然决然地深入一线学校,亲身参与管理实践。她先后在中关村三小担任见习校长助理,在北大附中挂职校团委书记,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研,全面掌握了海淀区各学校的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她将所学所思与培训内容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出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课程。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引领大家走出海淀,拓宽视野,实地探访全国教育的璀璨地标。从上海到广东再到福建,奔赴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实践考察,每一次交流、每一次远行,都成为了校长培养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这些实践就像一粒粒教育创新的种子,撒向了海淀大地。


数年坚守 潜心教研

今年是董伟光委员加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第三十个年头。三十载春秋,她深耕课程改革与科研课题管理等领域,为海淀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无尽心血。她不仅圆满完成了海淀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纲要的调研、论证及撰写任务,更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2001年,海淀区成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董伟光进入课改办工作,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被评为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

2003年,学校教育科研办公室应运而生,董伟光勇挑重担,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促进海淀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的工作。同时,她还积极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的实践研究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中等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策略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每项研究历时两到三年,她通过深入推动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了教育科学研究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路走来,她认为海淀区教研最大的秘籍就是团队的力量。董伟光介绍,作为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海淀区拥有本市基础教育最多样的办学主体、最大的办学规模和最多的师资人数。作为教研机构中的一员,采取众筹教育思想的模式,双向输出探讨研究问题,激活了骨干教师关键群体的内动力,盘活了海淀区优秀教师的资源。

董伟光说,海淀区教育体量大,基础教育办学规模位居全市之首,作为教研机构中的一员责任重大,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虽然时代在变化,方法在变化,但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聚奋进之力 谱履职新篇

200412月,董伟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加入民盟后,董伟光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找到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的结合点。她关注特殊儿童教育,从事教育行业数十年,她深知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她说,教育是民盟盟员的老本行,民盟有许多教育专家,具有社会联系面广、渠道多的优势,希望为特殊孩子成长护航,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她推动民盟海淀区委会与北京市盲人学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于201912月挂牌民盟海淀区委名师工作站她和盟员多次走进北京盲人学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听课研讨和专题讲座等,助力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

她还积极撰写和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改善海淀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形成党派提案在海淀区政协全会上做大会发言。完善制度求提升,创新机制谋发展,全方位构建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海淀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海淀区学区制改革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海淀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调研报告转化为参政议政成果,在历年党派议政会上作大会发言。

此外,作为连任三届的政协委员,董伟光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获取第一手资料,认真撰写提案,从加强对失能老人助浴服务立足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夯实海淀区专利保护基础,再到加快肖家河城中村改造,提案引发多方关注,受到各方好评。因其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表现突出,董伟光于2016年被评为九届区政协有突出贡献的委员2021年被评为海淀优秀政协委员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董伟光从未忘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散发着新时代政协人不平凡的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担当。她表示,将继续传承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为海淀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郎静)

 

友情链接

  • temp_banner_05.jpg
  • lj_05.jpg
  • lj_07.jpg
  • l4.jpg
  • 人民政协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