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委员故事

张轲:以实干为笔,书写“工程人”别样风采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发布日期:2024-12-06

                

张轲,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市政协城市更新委员工作室委员,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张轲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原本怀揣着对外贸英语专业的憧憬,却意外地被调剂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张轲没有气馁,他迅速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建筑领域的学习中。本科毕业后,张轲的求知之路并未止步。他先后踏入同济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殿堂,完成了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的学习。在这段学术探索的旅程中,他不仅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敏锐的创新思维。

毕业后,张轲顺利踏入了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大门,担任技术负责人的角色,从此便脚踏实地,勤勉工作,这一坚持便是数十载春秋。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作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远赴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参与了共和国医院老楼的重建工程,这段经历无疑为他的职业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那段援建的岁月里,张轲不仅亲眼见证了中阿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更在心灵深处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彼时的阿富汗局势错综复杂,天空中整日盘旋着飞机的轰鸣,让人时刻感受到潜在的危险。在为期三个月的援建工作中,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挑战,水电供应短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外工作环境中,张轲依然秉持着事不避难者进的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如今,曾经的共和国医院老楼已经焕然一新,成为喀布尔最大的综合性医院,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医院。而张轲,也在这段经历中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感悟。

在张轲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一段经历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它不仅彰显了其职业精神的高度,更深刻体现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回溯至200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国人的心弦。在这场自然灾害之后,确保首都北京各大学校教学楼的结构安全,成为了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张轲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了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之中——跟随上级领导,对北京市内数百所学校的教学楼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安全鉴定。这项任务不仅要求极高的专业素养,更考验着参与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张轲的身影几乎遍及了北京,尽管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但张轲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他深知,自己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孩子们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当谈及这段经历时,张轲的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豪的光芒,他认为,这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难忘、也最值得骄傲的一页。通过这段经历,他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到国家与社会的宏大叙事之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温暖力量。

本职工作 默默耕耘

功在不舍 持之以恒

一直以来,张轲凭借着对工作的深厚热爱与不懈执着,秉持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在建筑行业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与总结。在其职业生涯中,他亲自主持了多项北京地区备受瞩目的教育重点工程项目,如八十中学国际教学楼新建项目、北京五中通州校区等。

他还深度参与了城市更新项目,在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存量空间转换功能、危旧楼房改建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主持编制了北京地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系列标准规范和图集,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标准遵循并产生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主持完成了我市1000余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项目。

此外,他还针对北京地区公租房项目装配式户型进行了创新性优化,在我市公租房领域首次研发成功60平米以下的节地装配式高层蝶塔户型,并在副中心丁各庄公租房项目中实践并投入应用。2022年度作为项目审定专家为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得到了住建部质量安全司的表扬和肯定。这些斐然的工作成果,与张轲坚持创新、勤勉学习、埋头苦干以及对建筑行业的无限热爱密不可分。他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满腔的工作热情,生动诠释了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张轲参与了众多北京工程项目的建设,从项目启动到后期建设,他都以严谨的态度确保工程质量。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他先后荣获了西城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担任北京市、财政部及中央军委项目评标专家(2016年起)、荣获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荣誉称号并兼任西城区人民陪审员(2017年)、入选市国资委市管企业外部董事人才库(2018年),以及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23年)。

积极提案 用心用情

参政议政 成绩斐然

张轲于2008年加入九三学社,2021年正式成为了一名海淀区政协委员。三年来他勤勉尽责,提交了十几件提案,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

特别是他在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市政行业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根据海淀的实际情况,为加快在市政行业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4点建议。增加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优化道路断面,增强路网韧性;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警;进一步增强生活垃圾的就地处理能力;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和专家智慧进行韧性城市建设。这一提案,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和关注。

《关于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带动全民健身和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建议》也是张轲颇为自豪的一件提案。他深刻洞察到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海淀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途径,针对如何将体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人民健康三者有机结合,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该提案得到了区体育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现场协商沟通,最终办复。此外,他提出的《关于海淀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也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提案。呼声和期盼有着落、有回应,这让张轲履职热情高涨。

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也不能落下。从城市更新工作到老旧小区治理,张轲积极参与政协的各类调研活动,深入基层,联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听群众心里话、看百姓身边事,有的放矢地做好提案、社情民意的搜集挖掘工作,做好有价值、可操作的建言献策工作。调研脚步不停,张轲的视野更加开阔。

当工作和政协活动时间冲突的时候,张轲经常在会后通过会议资料学习,他笑说:政协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大舞台,还是一个大学校。只有认真学习、思考,提出的意见建议才会真正有价值,才能通过履职为国为民多做些实事,多尽一份责任。

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在即,张轲此次精心准备了三件提案,内容涵盖老旧小区改造、产业类城市更新以及城市地下水位上涨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作为政协委员,提提案时看问题视野要更广阔,要帮忙不添乱,思考要言之有物。张轲将此作为专业领域的着力点,也是他履职建言的切入点。

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尽可能为社会多做点事。如今,建筑技术迭代升级日益加快,城市更新不断提速,张轲表示今后将会继续加强学习研究和思考,积极履职尽责、主动建言献策,以责任担当书写委员答卷,履职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责任编辑:李洁)

友情链接

  • temp_banner_05.jpg
  • lj_05.jpg
  • lj_07.jpg
  • l4.jpg
  • 人民政协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