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郊外的花开得美,但缤纷落英下少了往年的喧闹,鼠年岁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新春佳节不期而遇。病毒无情,一时间全国戒备,全民皆战,直至今日战犹酣。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政协委员刘芳活跃在一线。 她或巡防值守,或扶危帮困,或守望乡里,她的飒爽身姿勾画出了这个清冷春天里最艳的一抹红。
刘芳告诉记者,疫情初期,作为政协委员她便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巡防值守,一个小小的简易帐篷,一张桌子,两个凳子,这里便是清河街道安宁北路社区安宁佳园值守点。从2月1日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她便成为小区的“守门人”。“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和身份证,谢谢”“不好意思,请您带上口罩。”站在小区门口,刘芳显得精气神十足,对不听劝阻的居民严守底线,对聚集的居民耐心宣传,一句句苦口婆心的叮嘱提醒,为的是让疫情不再扩散,居民都能平安归家。“安宁佳园大概有住户906户、3200人左右,疫情期间,从外地回京的就有340多人,流动人口多,所以必须守好这个门,才能保证小区居民的健康安全。”刘芳说,在小区值守,虽然没有医护人员直面病毒的惊心动魄,但是社区防控是除了医院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打造联防联控的局面需要做好无数个琐碎的小事。
疫情当前,值守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人对刘芳的支持和付出。刘芳的父母身体都不是很好,父亲患有慢阻肺,母亲身患血压高、糖尿病,都是属于易感人群。刘芳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平日里都是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我每次回家后都做好严格的消毒。我下社区值守二位老人都很担心,但也很支持我的工作,总是叮嘱我值守时一定要认真。”疫情发生在严冬,值守时,刘芳经常是忙的顾不上喝一口水,就这样一天站下来腿肿得像萝卜一样。疫情期间刘芳还提交了《关于加强特殊时期废弃口罩的监管处理有效切断二次污染源的建议 》《关于加快落实共享交通工具(单车)定时消毒制度化的建议》等六篇社情民意。刘芳说:“只有深入社区一线,才能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只有深入社区一线才能及时准确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履职做好一名有担当的责任委员。”
作为一名教育者工作者,刘芳在疫情一开始,就想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力所能及地帮助中小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度过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为此,刘芳与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联系并合作,亲自担任策划和主持人,推出“抗击疫情,宅出精彩”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居家营养均衡《防疫小攻略》微信公众号,至今已发布27期。“这次疫情,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不得不宅在家,但是,宅在家里不意味着与外界切断联系,不代表着没有时间观念,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时机,科学安排时间,锻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引导家长朋友们和孩子彼此陪伴、建立爱的链接,从而促进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刘芳动容地说道。记者了解到,该节目的每个攻略模块都注重了德育渗透和学科融合,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栏目内容分科普篇、营养篇、亲子篇、劳动篇等,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中小学生、家长、社会普及和推荐营养知识、“宅”家锻炼、亲子项目等,该节目还受到国际、国内的好评,并相继在全国及港澳台、日本、美国等地转发。
疫情开始之初,刘芳便向北京海博慈善基金会捐款一万元整。在市场上“一罩难求”的时候,她又冒着大雪向居住的振兴社区捐赠了50个KF94口罩,疫情严重时,刘芳为北京市上地医院捐赠了10个医学护目镜,为所居住的碧森里小区物业公司捐赠20个医学护目镜,为值守社区清河街道安宁佳园北路社区捐赠10个医学护目镜。
“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重新活”,“重新活”出更多的敬畏、担当、温暖和智慧。”刘芳深情地说道。巾帼担当,“疫”不容辞。刘芳用柔肩担负起沉甸甸的重任,以踏实肯干的韧劲为人们送去温暖,以责任与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巾帼力量,我们坚信战胜病毒“春天”可期。
(责任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