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视察调研

区政协副主席王伟丽带队赴苏家坨镇调研

来源:区政协办公室发布日期:2025-07-16


苏家坨镇阳台山既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更是一个内涵丰富、内容多样的红色教育区。716日,由副主席王伟丽带队赴阳台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红色血脉:平西地下交通线主题展”,调研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交流。区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部分委员、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

苏家坨镇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正在深度挖掘自身特色,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红色文化传承、绿色生态旅游、农林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城镇典范。在平西交通线展览馆内,大家参观了“红色血脉:平西地下交通线主题展”,该展览由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平西地下交通线的设立和发展等内容构成,以平西地下交通线为主要线索,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平西隐蔽战线的英勇斗争,重点讲述众多无名英雄潜入敌人内部掌握机要,传递党内秘密文件和各种信息情报,向根据地运输紧缺物资、输送大批青年学生和革命知识分子的感人故事。展览专题展示了林迈可、贝熙业等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请大家使用电台,根据密码,将情报传递到后方。”“从三个房间走出来,还能看到妙峰山、亮甲店、屯佃村等一个个秘密联络点地图。”在阳台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平西光影·MR抗战之路沉浸式体验现场,委员们戴上MR眼镜,即可操作虚拟发报机发送情报。作为平西地下交通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的国内首款革命历史MR(混合现实)沉浸式教育系统,平西光影项目依托前沿混合现实技术,将历史场景、文物与虚拟交互深度融合,让参观者亲身操作隐秘战线任务、在革命圣地庄严宣誓,以可触摸的历史深化红色基因传承。“用科技赋能红色教育,一件件文物也被搬进了MR眼镜里,平西地下交通线红色历史的表现形态更为丰富。”委员们表示,“用MR等技术再现历史情景,将历史场景、文物与虚拟交互深度融合,突出科技感、教育性和精神传承,使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


露营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生活体验形式,已然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在位于阳台山景区的栖山序营地,委员们详细了解了露营基地规划、场地建设、基础情况等。据介绍,该项目面向城市青年海淀科创企业及青年人群等,提供山林文化休闲场地,一期占地3000平米,10坐观山亭,2处露营活动空间、团建草坪,更好满足居民和游客游览体验,成为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点”。

在座谈环节,委员们提出,苏家坨镇农文旅资源丰富多元,既有平西地下交通线、贝家花园自行车驼峰航线等红色文化资源,大觉寺、七王坟等历史文化遗迹,也有绿色生态基底与科技元素,且处于海淀三山五园文化圈辐射范围内。但当前存在资源分散、未形成区域协同,民宿发展质量参差、政策宣传不足,游客停留时间短、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大家围绕加强资源联动性、提升民俗质量、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讲好苏家坨故事、打造特色商业IP、加强科技手段布展等方面展开交流。


王伟丽对苏家坨镇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她表示,苏家坨镇农文旅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需聚焦多方面:一是强化资源串联,将静态资源转化为互动体验,以红色文化、历史故事为核心,打造沉浸式动态展;二是提升产业协同与附加值,升级乡村民宿,开发杏酱等乡土品牌与特色餐饮,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通过政策扶持突破民宿发展瓶颈,用好集体产业空间资源;三是构建特色IP与融合发展模式,整合科技、历史、文化元素,策划跨领域活动,联动康养等产业,打破产业链壁垒,以“点(特色资源)”带“面(区域文旅)”,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商业文化 IP,让村民从文旅发展中受益,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友情链接

  • temp_banner_05.jpg
  • lj_05.jpg
  • lj_07.jpg
  • l4.jpg
  • 人民政协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