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党组
京海协党组发〔2025〕1号
★
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党组
关于印发《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党组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位党组成员、机关各委室:
《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党组2025年工作要点》经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党组第61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实施,请认真执行。
中共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党组
2025年2月28日
中共海淀区政协党组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区政协党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紧紧团结带领广大委员,紧扣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目标任务,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培根固魂,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坚决恪守政治原则。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团结引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要工作及时向区委汇报,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请示,重要活动邀请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参加,做到一切重要工作在区委领导下开展,一切重要安排上报区委同意后实施,不断增强贯彻区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深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巩固“学思想”常态长效机制,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为引领的“七学联动”学习体系。以“圆明书院”读书品牌为依托,持续深化“思想领航、书香润心”读书活动,带动全体委员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4.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好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加大对委员思想动态的关注,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加强政协融媒体平台管理,积极正面发声,守好政协意识形态主阵地,讲好政协故事,广泛凝聚共识。
二、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有力开展协商民主实践
5.紧扣中心任务深入议政建言。重点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成立专家顾问团,加强前瞻性思考、针对性研究,召开党派团体协商会,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分别就“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作用,助力产业融合与应用”“应对地下水位上升,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体系”等议政协商。围绕“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为海淀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区域现代化教育体系”“打造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做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规划保留村庄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为重点,提升公共空间类城市更新成效”“持续深化分级诊疗,提升医疗数智化水平”等内容开展专题协商。就“协同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京津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抢占发展先机,增强首都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等与市政协进行联动协商。深度参与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等立法协商。
6.围绕改革大局深化民主监督。以优化中小微科技企业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分别围绕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国际科学组织引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新体系构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一镇一园”项目投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延迟退休改革政策落实、城市公园运营效能提升、市民绿色出行便利性、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等内容开展视察监督。聚焦“双减”政策的巩固落实情况开展专题监督。持续围绕小升初、中高考开展对口监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特约监督工作。
7.针对重点难点深入视察调研。围绕促进海淀区文旅消费有关问题开展常委会重点课题调研。聚焦科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智慧农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化建设、强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路径、AI赋能交通精细化治理、发展低成本便利化托育服务等内容开展重点课题调研。
8.发挥统战功能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深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加强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的协商沟通。加强与民族宗教界委员和代表人士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深化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港澳台侨等代表人士的联系交流。运用好“京华议事厅”协商平台,深化委员工作站、地区委员活动小组建设,引导委员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以自身影响力团结人、引领人,最大限度的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强大合力。持续开展“模拟政协”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厚植协商民主理念。持续开展政协之友活动,充分发挥往届委员作用。
9.推动基础性工作提质增效。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增强提案实效为中心,不断提升提案工作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市政协新修订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加强信息选题研判,进一步提升采用率、批示率,办好信息专报,推动转化运用。紧扣政协工作特点,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传播政协声音,扩大政协影响。办好政协书画院,做好文史工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10.巩固拓展合作交流成果。依托中关村论坛侨海创新发展论坛,就科技创新领域有关问题与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开展探讨交流。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城市(区)政协合作机制,开展跨区域协商。坚持“京蒙合作 政协助力”常态化机制,助力深化两地多领域合作。加强与外地政协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11.持续深化协商民主机制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协制定的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的制度性文件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工作的制度性文件,结合海淀实际,进一步深化协商制度机制建设,激发协商效能。探索建立知情明政长效机制,打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知情明政平台“海淀知政堂”。
三、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断夯实履职基础
12.加强党组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规定》,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好“一岗双责”责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完善党组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一岗双责”党建工作机制。抓好《党委(党组)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定期召开党组会,研究讨论重大问题。
13.深化机关党的建设。加强对政协机关党组的领导,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推动机关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扎实推进机关党总支、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14.发挥专委会分党组作用。完善分党组工作机制,加强对专委会重要工作研究部署,把政治引领体现到履行职能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保证履职的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分党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定期分析委员履职及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15.强化过硬作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贯彻落实办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严实细的工作作风,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增强协商议政实效,提高履职工作标准。贯彻过紧日子的思想,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节俭文化,提高机关运行保障效能。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加大委员联系走访力度,始终以民主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团结委员、影响委员。
1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市、区纪委全会精神,召开政协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抓好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党规党纪的学习。充分运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专题片、学习警示案例,在重要节日前开展廉政风险提示等方式,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加强对机关财务、人事、公务用车管理等关键性岗位的教育监督。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政协机关履行纪检监察职责。
17.从严抓好“两支队伍”。抓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委员珍视政治身份、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紧扣区委“能力作风建设年”目标要求,深化机关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机关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