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会议资讯

为民履职促发展 建言为民谋福祉

时间: 2025-01-09
  岳伟华:聚焦社会特定人群 构筑全方位健康“心”防线
  “听了常委会工作报告,感受很深,感受到政协委员们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更加精准,更加接地气,政协工作的思路更为宽阔。”谈及区政协常委会报告的感受,岳伟华委员说道。
  岳伟华委员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水平建议》的提案,海淀区教委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并系统梳理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工作。
  岳伟华委员介绍,2024年5月14日,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区教科院领导正式签署了长达八页的书面答复意见稿。答复意见包括开展全区性心理监测,前置心理预防与干预;拓展师资范围,构筑心理教师队伍支持体系;分层分类专题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培育学生积极品质;依据学校具体需求,开展心理志愿服务活动;校-医-社合作,畅通心理与诊疗专业通道;健全三级家长学校体系,促进家校协同共育;强化心理危机干预,筑牢区域危机干预预警防火墙等。岳伟华委员说:“答复很全面,我很满意,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全面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既往工作成绩及未来工作决策。”今年将聚焦社会“五无人员”心理健康监测与援助,以及海淀区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流调与健康促进。”
  岳伟华委员说,“五无人员”主要是指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无家庭支持、无心理关爱的人员等。针对这些问题,岳伟华委员建议,应采取一系列的救助和帮扶措施,构筑全方位健康“心”防线,以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权益,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提高生活质量。 (刘畅)
  兆学军:加强培养美育师资力量 提高教师书法素养和教学水平
  “在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听取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后,感觉非常务实,也受到了鼓舞。”区政协委员兆学军说,海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高品质多样化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过去的一年,海淀区在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兆学军委员认为,要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我区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让中国书法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
  为此,兆学军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书法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书法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书法培训和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凝聚具有高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识,文化标识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文化影响力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
  谈及对今年海淀区的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新期待,兆学军委员表示,海淀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对海淀区的人才结构、就业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在人才结构上,带动了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就业岗位的同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此外,还有效优化了就业结构,引导鼓励更多创意型人才与高新技术人才专注于新兴领域;在经济增长上,海淀区的传统制造业也逐步朝现代服务业进行转型升级,并利用技术优势来支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水平特色文化产业集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营商环境,增强了海淀区“科技+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为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增长点。(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