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教育报国初心,躬身垂范,
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曹金珍先后承担“木材学”、“木材保护与改性”及“木材功能性改良”等11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始终位于学校前列。
她不断打磨教学技能,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持续优化教学知识体系,先后主持教改项目近10项,在“木材学”和“木材保护与改性”等课程上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针对不同班级的多级教学体系;她大力推动本科教学教材建设,主编国内首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十三五”规划教材《木材保护与改性》,担任《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木质资源环境学》等多部教材的副主编;她还担任“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和教育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定期组织教学培训和专业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全国“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她坚守三尺讲台,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守好每一个育人环节,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各级部门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木材科学与工程学科先后又有2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获校级教学名师;1人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北京市一等奖。
潜心科学研究,注重团队协作,
深化科教融合,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曹金珍热爱科研,她的博士论文获得林业工程学科首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8岁被破格聘为教授。她在木材保护与改性的研究方向上不断开拓创新,不仅开发出国内首创的绿色高效微乳液型木材防腐剂,还在木材改性、木塑界面优化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曾获梁希林业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2)、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等科学奖励。
多年来,她一直注重团队协作,坚持科教融合,积极服务行业发展,多次带领团队深入一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由此2019年她荣获了“建国70周年木材保护行业卓越人物奖”。她始终站在木材保护与改性的学术前沿,先后主持了“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连续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3篇,主编学术专著1部,参编英文专著2部,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她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木材学界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可,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被国际木材科学与技术协会(SWST)授予“开创木材科学未来女大使”称号。
传承学术风骨,凝聚团队力量,
曹金珍带着强烈的责任心、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带领团队在科研攻关和学科建设方面不断进步,注重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的科技人才,为国家木材科学与技术行业储备后续发展力量。她担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防腐技术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利用这些平台和教学、科研阵地,她先后培养了22名博士,29名硕士和3名国际留学生,多名学生获得校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
她非常注重学生能力塑造,定期和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和科研分享活动,培养有团队协助意识、责任担当能力和风险务实精神的科研人是她育人的标准。她的毕业生中,在高校任职有19人,他们继续发扬着曹金珍育人为上、严谨科研的精神。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曹金珍给隔离的留学生寄棉衣,送书籍,寄食品,让离家在外的留学生感受到了温暖,留学生回国后均在高校工作,将中国教育者的育人精神传递到国外。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曹金珍从未忘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岗位上散发着新时代政协人不平凡的光和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担当。她表示,将继续以爱育人,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为海淀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