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工作基本情况
十届四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全面提升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深切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深入调研,精心选题,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329件。经审查立案307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23件,界别提案11件,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提案3件,专门委员会提案1件,委员提案269件(含平类提案8件),其余22件因不符合立案标准,未予立案。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经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提案全部办复。所提提案被承办单位采纳、问题得到解决的183件,解释清楚、委员表示理解和同意的93件,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31件。提案中许多建议为促进海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委员们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人才培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夜间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提出提案74件。关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等提案,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撑。关于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环境、提升国际人才社区水平等提案,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等提案,推动了政务服务新生态等技术场景落地。关于推进我区夜间经济发展等提案,为文化、旅游、体育特色消费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委员们围绕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和分区规划、垃圾分类治理、交通设施改造和老旧社区改善等方面提出提案88件。关于“马上清(青)西”地区发展的提案,5个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联合调研,集体发力,从产业发展、交通治理、环境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推动地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等提案,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贯彻与落实,促进区、街(镇)、社区(村)分层管理和破解垃圾分类管理难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参考。关于优化静态停车、加强城市治理、改善老旧小区设施等提案,推动智慧停车管理服务系统的建设,促进了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更加务实。
委员们围绕教育改革、文化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科技冬奥等方面提出提案95件。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提案,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关于提升“三山五园”文化、加强海淀文化整体布局等提案,为“三山五园”地区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海淀文化带空间格局的形成、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快中医药发展等提案,为推进智慧医疗、提高护理针对性、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促进体育科技与冰雪运动行业融合发展等提案,促进了冬季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为打造更加绿色、环保、低能、高效的冰雪运动作出了贡献。
委员们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接诉即办、养老体系发展和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出提案50件。关于接诉即办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提案,对率先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和社区治理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助力我区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关于加强和规范便民设施建设等提案,推进“口袋公园”等社区休闲健身场所更加丰富,超市、早餐等生活服务场所发展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关于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打造社区养老中心等提案,有效推动“1+10”养老政策体系的落实,助力《海淀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推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在积极投入抗击疫情各项工作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积极运用平类提案建言献策。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提案,从防疫指导、科技防控、物资保障、减轻企业负担等多角度为政府出谋划策,高效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提案工作主要做法
一年来,区政协提案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参政议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加注重提案质量,更加注重办理实效,更加注重服务水平,提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领导重视,提案工作高位推进
一是领导重视强动力。区委、区政府在带领全区人民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高位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区委主要领导认真研读每份党派团体提案,并做出重要批示;区政府主要领导在政府全体会上亲自交办提案,高标准提出工作要求;区政协主要领导继续坚持提案工作全局性和基础性定位,在主席会议上专题听取提案办理工作汇报,研究、确定重点提案50件和优秀提案33件。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主管领导靠前指挥,采取办前签批、办中督办和办后审查的方式,全年共督办集体提案38件。二是部门推动聚合力。区委办、政府办先后利用线下线上的方式开展提案工作培训,进一步完善提案交办“三上三下”的流程,做到精准分办。各承办部门狠抓办理实效和办结时限,以扎实的举措推动提案落地。三是集体智慧增助力。各党派、团体、界别、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精心调研,会议期间提交了38件“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集体提案。
(二)创新形式,提案办理广泛凝聚共识
一是丰富协商形式。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社会治理与服务等提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办理协商,全年共组织提案办理协商10余次。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健全与发展等提案纳入双周协商,将垃圾分类治理、发展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等提案纳入专委会民主监督和调研视察,推动了提案工作与专委会工作的有机结合。二是提高协商效率。针对海淀区“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提案,采用相近提案一并督办的方式,落实内容更加丰富,协商效率进一步提升。利用远程方式与委员进行协商,保证了疫情期间提案立案、重点提案的遴选和办理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是持续跟踪督办。坚持“不已办复为办结”的理念,持续跟踪温泉太舟坞大桥危桥改造的提案,经承办部门的不懈努力,今年大桥加固工程完工,建议圆满落实。围绕高品质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等提案,再次邀请相关党派和委员进行视察和调研,起到了再沟通,再推进,再共识的作用。全年共跟踪督办提案21件。
(三)完善机制,提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完善制度促规范。区政协制定《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提案跟踪督办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关于2021年试点开展提案双向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不断推动提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二是选题过程重引导。不断拓展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在政协官网开通提案线索社会征集窗口,为委员提供更广泛的社情民意。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和“《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在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课题,首次组织相关党派、团体、委员、课题组成员和有关部门开展提案提出环节和调查研究阶段的协商,力争做到有的放矢调研和精准建言。三是审查立案严标准。将严格把关与做好服务相结合,对一案多议或多案一议的提案指导委员进行拆分或合并;对不符合立案标准的提案,由专人向委员做出解释说明;对超出事权范围的提案作为提案线索供市政协委员参考,共有15条线索转化为市政协提案。
(四)广泛宣传,提案工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运用媒体广泛报道。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政协提案,并通过公众号请广大群众对提案工作进行监督。全年共报道提案工作40余次。二是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在全体会议上,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模拟政协成果得到转化。支持中学生模拟提案实践,着重关注提案转化落地情况,不断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各位委员,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提案工作也面临了巨大的考验,在中共海淀区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政协的指导下,在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政协委员、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下,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我代表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政协提案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的发展和广大政协委员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提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提案办理过程中与委员的沟通还需加强;三是提案建议采纳落实跟踪问效不够。
三、2021年提案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海淀政协成立40周年。提案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提案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政协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推动提案工作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对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区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在提案的提出、立案、交办、办理、督办等各环节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对提案工作全局性、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充分发挥提案在服务区域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梳理十届政协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提案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围绕中心,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
认真学习贯彻区政协《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实施意见》,以质量为导向,秉持“不调研不提案”的务实精神,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两新两高”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编制落实等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度调研,不断增加提案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倡导各党派、团体、界别、地区政协委员活动小组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发挥集体智慧和组织优势,围绕选题开展深度研究,及时将高质量的大会发言、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转化为提案。鼓励开展提案选题环节协商,加强提办双方的沟通,不断提高调研和提案的针对性。倡导闭会期间提案的提出,进一步发挥提案的作用。
(三)强化协商和督办,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成效
强化提案立案和分办环节的协商,正确处理提案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加大提案“撤、并、转”力度,提高精准分办和交办的水平。将集体提案作为协商重点,坚持重点提案领衔协商、同类提案合并协商、难点提案高位协商等方式,巩固提案办理协商与双周协商、专委会视察调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探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商模式,提高协商实效。认真落实区政协《关于加强提案跟踪督办工作的实施办法》,对事关全区大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建议措施具体可行,但在规定办理期限内难以有效落实的提案,按程序报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积极开展跟踪督办工作。
(四)搭建平台,进一步提升提案服务水平
通过区情通报会、视察调研、走访承办单位等多种方式,主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提办双方对接,更好地知情明政。持续发布《微课堂》系列课件,有重点地开展提案相关制度和知识的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推动多种形式的提案公开,强化社会对提案工作的监督。根据区政协《关于2021年试点开展提案双向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针对政协委员个人提案的双向评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提案工作成果,讲好提案故事,开展“具有突出贡献提案”的评选,增强提案工作社会影响力。加强与上级政协和其他政协提案委员会的联系和学习,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位委员,新时代赋予政协提案工作新的使命,让我们在中共海淀区委的领导下,在政协各参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