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委员故事

程乐松:一位北大教授的“哲”与“责”

来源:海淀政协发布日期:2023-08-01


区政协委员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


边缘亦是核心

程乐松的研究方向是道教。提起道教,大部分人的印象可能是道家、道士、丹炉。最初走上研究道教的学术道路时,程乐松的想法其实也和一般人无二。第一次读道经时,他坦言自己临近崩溃边缘,这简直不符合我们最基本的理性认识。后来他才知道,道家道教一字之差,却是根本上不同的两个领域。我们常言的道教重在笃信,重行不重知。国内的道教研究起步很晚,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建设也很不完善。北大是国内少数开展道教研究和教学的大学之一,北大哲学与宗教学系的道教专业常常是几代单传,是学者人数意义上的继往圣绝学

程乐松第一次明显地感到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缘于两位海外汉学家的到访。199910月、11月,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和莱顿大学的两位汉学家柏夷和施舟人相继到北大校园做讲座。他们介绍道:在西方汉学家看来,道教代表中国文化中间最有意思、跟西方文化最不一样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西方人来说最有研究价值的文化和信仰形态。

程乐松说:对于中国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的这种理解,最终实际上是为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宗教信仰提供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中国的研究可以为整个学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想资源。毫无疑问,道教研究的根基和土壤就是在中国,因此,理解自身文化的责任要由本土学者来肩负。在研究中,程乐松愈发体会到这种独特的价值。2011年,程乐松调回北大哲学系任教。谈起回到母校任教的原因,他说:我知道我是来接班的。”“道教研究在人文学科的最边缘处,但是又处在整个中国文化的最核心处。如果北大都没人做,还有谁去做?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好这份工作。” 

意义的塑造与传承

道教研究门槛颇高。研究道教,就是尝试解码古代人鲜活的生活,切身理解他们的观念世界和生活选择,需要相当宽阔的知识面以及庞大的知识量。所以,程乐松常说,从学科研究知识门槛的意义上,自己一直在入门。但仅仅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程乐松说:把这些都搞明白,概念上来说你已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但这只是一半。还有另外一半——你必须懂得西方的宗教学理论。时至今日,程乐松也时常去旁听中文系、历史系的课程。最近,他甚至去上拉丁文课程以加深对西方宗教的理解。

在教学中,程乐松一直强调两点内容:第一点,历史中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观念。对于他们来说,种种生活常识作为知识基础来帮助他们达成信仰,进而决定他们的人生选择,并产生某种历史效果。第二点,  研究道教时需要明白背后的知识系统是怎样构成的。道教研究者通过阅读、整理大量的文献,得出结论。这些结论实际上是理解框架,这个框架应用到不同学科中间的时候,不同学科就会呈现出新的活力来。这两点也是程乐松希望学生读书时注意的。

20231月,程乐松有了新身份,他出任北大哲学系系主任。传承着北大哲学的传统,他将继续牵引着一届又一届的小燕子们,一同走入进这千百年来沉淀着的智慧中,增添活力与热闹。在冷清与热闹之间,程乐松收获了平静的自觉——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坚守。希冀更鲜活、恒久的学问,将传承落实在问学生活中,努力破除学问和生活的疏离,投入生活的平淡、保持面向内心的平和

精于学术,勤于履职

精于学术,耕耘不辍。程乐松在学术研究上主张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看待宗教的基本立场,运用文献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与信仰语境,阐释道教经典的文本历史及特点,由此尝试建构关于中国文化史中的道教的学术阐述。同时聚焦两汉思想史和早期道家思想,展开中国哲学和信仰研究的方法性探索。

力学笃行,勤于履职。作为一名来自教育行业的委员,程乐松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岗位,注重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中,他也始终这样践行着读书闻香之路、学习求索之路。他把自身教育工作、生活经历和政协委员身份深度结合,用切身体会发声,提出了《关于双减政策下社校结合推动素质教育的建议》《关于重视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职业疲劳与心理压力问题的建议》,基于自身专业优势,以及双减背景下的思考,他提出了以政府牵头,展开区内整合,(初等教育学)校(高)校合作的方式展开区内课内外素质教育的试点探索”“建立常态化机制,针对义务阶段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心理状态调查和研究、建立针对义务阶段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的机制保障等建议,切实助力政策的落实。

此外,程乐松在聚焦教育主阵地的同时,还深切关注着海淀的文化艺术领域,不遗余力的为海淀的文化发展献计献策,他提出的《关于以三山五园为基础探索数字化文创的建议》《关于以元宇宙环境下的数藏(NFT)模式推动数字人文与文化北京发展的建议》,建诤言、出实招,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与高度重视。

 

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不管是三尺讲台,还是参政议政阵地,程乐松潜心治学、悉心育人,用履职尽责展现了一位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责任编辑:李洁)

 

友情链接

  • temp_banner_05.jpg
  • lj_05.jpg
  • lj_07.jpg
  • l4.jpg
  • 人民政协网.png